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气两用取暖器,包括有底座以及分别设置在底座左右两侧上的立板,在所述底座上方设有顶座,所述顶座的左右两侧壁面分别与所述立板连接,所述底座与所述顶座之间设有发热体,所述发热体由一个连接部以及多片发热板组合而成,所述发热板左右横向排列设置在所述连接部的下端面上,在所述发热板上分别至少设有一个空气流通组件和一个燃气发热组件,所述顶座的内部中空且其前后两侧壁面上均布有出风槽,所述空气流通组件的出风端与所述顶座的内部互相连通,所述底座上设有电发热组件,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合理、能实现电或燃气一起发热或单独发热的优点。
公开号:CN214333058U
申请号:CN202120553680.5U
申请日:2021-03-17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袁吉武;刘高纯
申请人:Guizhou Minggao Electric Appliance Technology Co ltd;
IPC主号:F24H3-08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取暖电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气两用取暖器。
[n0002] 取暖器是一种通过电发热或燃气加热实现供暖的电器,由此可见现有的电器只能通过电或燃气其中一种进行发热,导致在使用时,无法适用环境进行切换,导致消费者在购买后无法根据环境选择用燃气或电,因此急需一种电气两用取暖器解决此问题。
[n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电气两用取暖器。
[n0004] 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电气两用取暖器,包括有底座以及分别设置在底座左右两侧上的立板,在所述底座上方设有顶座,所述顶座的左右两侧壁面分别与所述立板连接,所述底座与所述顶座之间设有发热体;
[n0005] 所述发热体由一个连接部以及多片发热板组合而成,所述发热板左右横向排列设置在所述连接部的下端面上;
[n0006] 在所述发热板上分别至少设有一个空气流通组件和一个燃气发热组件;
[n0007] 所述顶座的内部中空且其前后两侧壁面上均布有出风槽,所述空气流通组件的出风端与所述顶座的内部互相连通;
[n0008] 所述底座上设有电发热组件。
[n0009] 作为优选地,所述空气流通组件包括在每个所述的发热板上均设有通孔,在所述通孔内穿插有一根风管,在任意一个立板上设有风道,所述风管与所述风道的进风端连接,所述风道的出风端与所述顶座的内部互相连通,在另一个立板内设有风腔,所述风管与所述风腔内部连通,所述风腔外侧的立板壁面上均布有进风孔,所述风腔内设有抽风装置。
[n0010] 作为优选地,所述燃气发热组件包括在每个所述的发热板上均设有通孔,在所述通孔内穿插有燃气管,所述燃气管的前后壁面分别设有出火孔,在任意一个立板内设有通气腔,所述燃气管一端延伸至所述通气腔内,所述燃气管位于所述通气腔的一端开口设置,在所述燃气管开口的一端设有ODS点火针。
[n0011] 作为优选地,所述电发热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内部的安装腔,所述安装腔上方的底座上设有多个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安装有喷火头,所述喷火头上安装有成对布置的多组喷火针。
[n0012] 作为优选地,在任意一个所述的立板上设有接线孔,所述接线孔与所述安装腔连通。
[n0013] 作为优选地,所述发热体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二次加热网。
[n0014] 作为优选地,所述连接部以及所述发热板均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
[n0015] 作为优选地,还包括有防护网,所述防护网左右两侧分别连接在所述立板上。
[n0016] 作为优选地,所述发热板的下部设有缺槽,所述喷火头向上延伸至所述缺槽内。
[n0017] 作为优选地,所述风管的表面涂有吸热涂层。
[n0018]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合理、能实现电或燃气一起发热或单独发热的优点,与现有的技术相比,通过燃气发热组件和电发热组件共同发热或单独发热,然后通过空气流通组件带动空气流经发热板输送至顶座内,然后从出风槽输出,在此过程中,燃气发热组件和电发热组件能对发热板加热和周围空气加热,即可能对风管加热,实现当空气流经风管时,形成暖风,本实用新型能根据环境选择使用电加热或暖气发热。
[n0019]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n0020]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n0021]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之一;
[n0022]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之二;
[n0023]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之三。
[n0024]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n0025] 参见图1-图5,一种电气两用取暖器,包括有底座15以及分别设置在底座15左右两侧上的立板1,在所述底座15上方设有顶座14,所述顶座14的左右两侧壁面分别与所述立板1连接,所述底座15与所述顶座14之间设有发热体2;
[n0026] 所述发热体2由一个连接部21以及多片发热板22组合而成,所述发热板22左右横向排列设置在所述连接部21的下端面上;
[n0027] 在所述发热板22上分别至少设有一个空气流通组件4和一个燃气发热组件3;
[n0028] 所述顶座14的内部中空且其前后两侧壁面上均布有出风槽141,所述空气流通组件4的出风端与所述顶座14的内部互相连通;
[n0029] 所述底座15上设有电发热组件5。
[n0030] 通过设有燃气发热组件和电发热组件共同发热或单独发热,然后通过空气流通组件带动空气流经发热板输送至顶座内,然后从出风槽输出,在此过程中,燃气发热组件和电发热组件能对发热板加热和周围空气加热,即可能对风管加热,实现当空气流经风管时,形成暖风,本实用新型能根据环境选择使用电加热或暖气发热。
[n0031] 参见图1-图5,所述空气流通组件4包括在每个所述的发热板22上均设有通孔24,在所述通孔24内穿插有一根风管42,在任意一个立板1上设有风道43,所述风管42与所述风道43的进风端连接,所述风道43的出风端与所述顶座14的内部互相连通,在另一个立板1内设有风腔10,所述风管42与所述风腔10内部连通,所述风腔10外侧的立板1壁面上均布有进风孔11,所述风腔10内设有抽风装置。
[n0032] 所述抽风装置选用涡轮风扇,小巧,方便安装。
[n0033] 通过抽风装置启动、能带动外界的空气从进风孔11进入到风腔10内,然后空气进入到风管42,在空气流经风管42时,吸收热量形成暖风,然后空气流经风道43进入到顶座14内,再从出风槽141输出。
[n0034] 参见图1-图5,所述燃气发热组件3包括在每个所述的发热板22上均设有通孔24,在所述通孔24内穿插有燃气管31,所述燃气管31的前后壁面分别设有出火孔32,在任意一个立板1内设有通气腔,所述燃气管31一端延伸至所述通气腔内,所述燃气管31位于所述通气腔的一端开口设置,在所述燃气管31开口的一端设有ODS点火针33,通过外部的燃气外管与燃气管31连接,当燃气输送到燃气管31内时,ODS点火针33进行点火,使燃气在燃气管31内燃气,火焰从出火孔32输出,即可对发热板22和周围空气进行加热。
[n0035] 参见图1-图5,所述电发热组件5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15内部的安装腔51,所述安装腔51上方的底座15上设有多个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安装有喷火头52,所述喷火头52上安装有成对布置的多组喷火针,所述喷火头52采用现有离子灶的离子头,所述喷火头52能产生电弧,其控制原理和电路连接原理均采用现有的,通过喷火头52接电能通过将电转换成电火焰进行发热。
[n0036] 参见图1-图5,在任意一个所述的立板1上设有接线孔50,所述接线孔50与所述安装腔51连通。
[n0037] 参见图1-图5,所述发热体2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二次加热网25,所述二次加热网25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其作用是通过二次加热网能将周围多余的热量收集吸收,进行二次发热。
[n0038] 参见图1-图5,所述连接部21以及所述发热板22均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能起到防锈的作用,使其使用寿命更长久。
[n0039] 参见图1-图5,还包括有防护网13,所述防护网13左右两侧分别连接在所述立板1上,主要起到防护作用,安全性更好。
[n0040] 参见图1-图5,所述发热板22的下部设有缺槽23,所述喷火头52向上延伸至所述缺槽23内,能更好的对发热板22加热,保证热量的高利用率。
[n0041] 参见图1-图5,所述风管42的表面涂有吸热涂层,能更好的将热量吸收到风管上,即使空气流经风管42时形成更高温度的暖风,通过发热效率。
[n0042]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n0043]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
权利要求:
Claims (10)
[0001] 1.一种电气两用取暖器,包括有底座(15)以及分别设置在底座(15)左右两侧上的立板(1),在所述底座(15)上方设有顶座(14),所述顶座(14)的左右两侧壁面分别与所述立板(1)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5)与所述顶座(14)之间设有发热体(2);
所述发热体(2)由一个连接部(21)以及多片发热板(22)组合而成,所述发热板(22)左右横向排列设置在所述连接部(21)的下端面上;
在所述发热板(22)上分别至少设有一个空气流通组件(4)和一个燃气发热组件(3);
所述顶座(14)的内部中空且其前后两侧壁面上均布有出风槽(141),所述空气流通组件(4)的出风端与所述顶座(14)的内部互相连通;
所述底座(15)上设有电发热组件(5)。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气两用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流通组件(4)包括在每个所述的发热板(22)上均设有通孔(24),在所述通孔(24)内穿插有一根风管(42),在任意一个立板(1)上设有风道(43),所述风管(42)与所述风道(43)的进风端连接,所述风道(43)的出风端与所述顶座(14)的内部互相连通,在另一个立板(1)内设有风腔(10),所述风管(42)与所述风腔(10)内部连通,所述风腔(10)外侧的立板(1)壁面上均布有进风孔(11),所述风腔(10)内设有抽风装置。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气两用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发热组件(3)包括在每个所述的发热板(22)上均设有通孔(24),在所述通孔(24)内穿插有燃气管(31),所述燃气管(31)的前后壁面分别设有出火孔(32),在任意一个立板(1)内设有通气腔,所述燃气管(31)一端延伸至所述通气腔内,所述燃气管(31)位于所述通气腔的一端开口设置,在所述燃气管(31)开口的一端设有ODS点火针(33)。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气两用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发热组件(5)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15)内部的安装腔(51),所述安装腔(51)上方的底座(15)上设有多个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安装有喷火头(52),所述喷火头(52)上安装有成对布置的多组喷火针。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气两用取暖器,其特征在于:在任意一个所述的立板(1)上设有接线孔(50),所述接线孔(50)与所述安装腔(51)连通。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电气两用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2)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二次加热网(25)。
[0007]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电气两用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21)以及所述发热板(22)均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
[0008] 8.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电气两用取暖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防护网(13),所述防护网(13)左右两侧分别连接在所述立板(1)上。
[0009]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气两用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板(22)的下部设有缺槽(23),所述喷火头(52)向上延伸至所述缺槽(23)内。
[0010]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气两用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管(42)的表面涂有吸热涂层。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US10281143B2|2019-05-07|Pre-mix fuel-fired appliance with improved heat exchanger interface
CN214333058U|2021-10-01|一种电气两用取暖器
CN105977426B|2019-04-26|一种带有液冷箱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及其液冷箱
CN206037040U|2017-03-22|燃烧器
CN210118873U|2020-02-28|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10657431B|2021-11-09|燃烧器和具有其的燃气热水器
KR100902140B1|2009-06-10|착탈식 열교환부를 구비한 전기 온풍기
CN211601143U|2020-09-29|燃烧室和燃气设备
CN111426068A|2020-07-17|燃烧器及热水器
CN208398387U|2019-01-18|一种壁挂式燃气热水器的安装结构
CN207661860U|2018-07-27|一种气电两用采暖炉
CN214426199U|2021-10-19|一种取暖器
CN214426201U|2021-10-19|一种气电取暖燃烧器
CN214370943U|2021-10-08|一种双面控制取暖的燃烧器
CN214128256U|2021-09-07|一种燃气保温台的分流式导热结构
CN214426089U|2021-10-19|一种取暖燃烧仓
CN214370080U|2021-10-08|一种节能型燃气锅炉
CN211119966U|2020-07-28|可提供分段燃烧的燃气热水设备
CN211345552U|2020-08-25|空调器室内机
CN210951882U|2020-07-07|一种热交换装置及燃气热水器
CN211451305U|2020-09-08|一种空调热回收器
CN210892189U|2020-06-30|燃气热水器的燃烧室以及燃气热水器系统
CN214536157U|2021-10-29|一种供暖换热式锅炉
CN211977242U|2020-11-20|燃气热水设备
JP2006284098A|2006-10-19|暖房装置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120553680.5U|CN214333058U|2021-03-17|2021-03-17|一种电气两用取暖器|CN202120553680.5U| CN214333058U|2021-03-17|2021-03-17|一种电气两用取暖器|
[返回顶部]